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是为公路维修、保养作业所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对保障养护作业安全、提高管控区域的通行效率起着关键作用。下面跟着路面养护车厂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的相关知识。
一、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组成
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等。
1.警告区:从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起点布设施工标志到上游过渡区起点之间的区域,用以警告驾驶人员已进入养护作业区域,按交通标志调整行车状态。
2.上游过渡区:保证车辆从警告区终点封闭车道平稳地横向过渡到缓冲区起点侧面非封闭车道之间的区域。
3.纵向缓冲区:上游过渡区终点到工作区起点之间的安全缓冲区域。
4.横向缓冲区:布置于纵向缓冲区和工作区与非封闭车道之间,保障养护作业人员和设备横向安全的区域。
5.工作区:从纵向缓冲区终点到下游过渡区起点之间的施工作业区域。
6.下游过渡区:保证车辆从工作区终点非封闭车道平稳地横向过渡到终止区起点之间的区域。
7.终止区:设置于下游过渡区后调整车辆恢复到正常行车状态的区域。
二、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要求
1.长期和短期养护作业应布置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等;
2.临时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在长、短期养护作业基础上减小区段长度,有移动式标志车时也可不布置上游过渡区;
3.移动养护作业控制区可仅布置警告区和工作区,警告区长度可减小。
4.四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在二、三级公路养护作业基础上简化。
三、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限速
1.限速过程应在警告区内完成。
2.限速应采用逐级限速或重复提示限速方法。逐级限速宜每100m降低10km/h。相邻限速标志间距不宜小于200m。
3.最终限速值不应大于表1的规定,限速过渡的差不宜超过20km/h。当最终限速值对应的预留行车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降低最终限速值。
4.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封闭路肩养护作业,表1中的最终限速值可提高10km/h或20km/h。
5.不满足超车视距的二、三级公路弯道或纵坡路段养护作业,最终限速值宜取20km/h。
6.隧道养护作业,上游过渡区应适当延长。表1中的最终限速值可降低10km/h或20km/h,但不宜小于20km/h。
四、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长度
1.警告区最小长度应符合表2和表3的规定。当交通量Q超出表中范围时,宜采取分流措施。
2.封闭车道养护作业的上游过渡区最小长度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封闭路肩养护作业的上游过渡区长度不应小于表4中数值的1/3。
3.缓冲区可分为纵向缓冲区和横向缓冲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缓冲区的最小长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当工作区位于下坡路段时,纵向缓冲区的最小长度应适当延长。
(2)在保障行车道宽度的前提下,工作区和纵向缓冲区与非封闭车道之间宜布置横向缓冲区,其宽度不宜大于0.5m。
4.工作区长度应综合考虑交通延误和作业经济性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1)除借用对向车道通行的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作业外,工作区的最 大长度不宜超过4km。
(2)借用对向车道通行的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作业,工作区的长度应根据中央分隔带开口间距和实际养护作业而定,工作区的最 大长度不宜超过6km。当中央分隔带开口间距大于3km时,工作区的最 大长度应为一个中央分隔带开口间距。
5.下游过渡区的长度不宜小于30m。
6.终止区的最小长度应按照表6的要求选取。